新华社客户端成都9月21日电(记者 董小红)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阿尔茨海默病这种“老年病”已经成为萦绕在老龄化社会之上的阴影,但实际上,很多人对病情还缺乏基本的认识,早诊早治率并不理想。“及早及时干预非常重要,甚至远胜过药物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陈永平医生说。
陈医生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大脑退行性改变(逐步退化萎缩)的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认知障碍(痴呆)主要的病因。它会用一种缓慢而痛苦的方式,逐渐带走一个人的记忆、语言、思维、情感和行动能力。“如果不能早期及时干预,患者及家庭的负担是比较重的。因为到了患病晚期,重度患者基本上会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陈永平医生说。
他告诉记者,近十年,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主要是小分子药物和如单克隆抗体之类的大分子药物,但大部分还处于药物临床试验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病情的进展,然而至今临床上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治愈该疾病。“因为疾病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给药物研发带来很大挑战。”陈医生说。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而且是进行性发展,早期非常容易被忽视。陈永平医生介绍,患者早期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而这样的阶段有可能会持续几年甚至十多年的时间。从临床来看,不少患者及家属因为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导致没有及时就诊和干预。“所以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来看门诊的患者往往都是中晚期了。”他说。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依靠量表问卷和影像学等检查来进行疾病的诊断,但前提是患者和家属能增进对疾病的认识,早点到医院就诊。“超过60岁、经常忘事、持续性情绪上的不稳定、行为上的怪异等,有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需要引起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陈永平医生表示,阿尔茨海默病,从来不该是医护人员或患者、患者家人的单方面“战斗”,它还应该是整个社会共同去努力的一场“战争”。
“另外要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目前还有一些基层医生不太了解这个疾病,缺乏足够的诊断知识。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培训和交流,提升基层医生对该疾病的认知。”陈永平医生说,疾病的及时干预是一整个链条,患者、家庭、社区、医院、整个社会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适量运动已被证实是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方式。陈医生提醒,老年人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运动,有助于预防该疾病的发生。“跳跳广场舞、散散步,这些都是有效的方式。”他说。
“最重要的还是患者和家属的早期发现,比如,家里老人最近突然记忆力变差了,出门忘记路,忘记带钥匙、煮饭把饭煮糊了等,出现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时,不要掉以轻心,可以到医院做个相关检测,早发现早干预。”陈永平医生提醒说。
来源:新华社
凯时尊龙官网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凯时尊龙官网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