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7月14日,武汉召开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发布《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武汉市进一步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硬核”的创新举措,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加力提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实施顶尖人才“一事一议”
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获1000万元支持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
《政策措施》聚焦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建设、顶尖人才引进、初创期科技企业发展等关键环节,从10个方面推出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创新举措。
其中,在增强原始创新策源功能方面,武汉明确,支持打造国家实验室,对新获批或者通过优化重组的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给予1000万元支持;对经国家或者省立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省级拨付资金的2倍予以配套。
在提升企业创新组织能力方面,建立“产业出题、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机制,将企业研发投入情况作为申请各类科技项目、补助资金、创新平台的基本条件等。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对企业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项目,给予国家拨付资金最高50%、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支持。
支持在汉高校、科研院所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武汉提出,对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新增职务科技成果,单位可与科技人员共同申请知识产权,赋予科技人员成果所有权。高校院所开展“四技”活动,视同为科技成果转化并享受相关政策。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后,可在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提取资金,新获批的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将获得150万元奖励。
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针对企业反映的中试瓶颈,武汉提出,对已落地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基地),按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助;对开放共享的,最高奖励200万元。
人才激励方面,实施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引进机制,根据人才需求提供不设上线的定制化支持。同时,支持公益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取酬,升级人才安居政策,对国家、省、市级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或者其他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按照标准分别给予3年、2年、1年免租优惠。
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武汉还将实施“410”工程,即:打造10大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推进10大科技重大专项、建设10大成果转化中心、引育10大高端创新团队。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给予1000万元支持。对科技企业利用自有存量工业用地,经批准提高容积率和增加地下空间的,不增收土地价款。
东湖科学城建设持续提速
光谷今年高新技术企业力破5400家
仲夏时节,万物繁盛。东湖科学城核心区的光谷科学岛一派繁忙,数百名建设者挥汗如雨、奋战一线。
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科学城是重中之重。会上,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刘洁表示,将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意识,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这个核心载体,奋力当好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击队。
刘洁介绍,担使命、挑重担、打头阵,光谷将全力攻坚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9月30日前,核心区环岛圈主线通车、超算中心建成投用;12月30日前,骨干路网互联互通、科学服务中心、科学社区开工建设,科创中心、筑芯产业园一期项目进展明显,“七纵七横一环”18条道路基本建成。
同时,加快推进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实质性启动,积极筹建光电领域国家实验室,推进国家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投入运行,支持光电院、装备院等工研院二期建设。
光谷将落实“揭榜挂帅”和“赛马制”,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支持建设一批开放共享中试熟化平台;推进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打造大学科技园升级版;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挖掘优质“好苗子”企业,精准匹配各类政策服务;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实施“瞪羚 ”计划,力争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15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400家。
刘洁表示,光谷将巩固“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优势,突破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数字经济、创新药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
凯时尊龙官网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凯时尊龙官网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