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年味浓、人气旺,热闹的春节市场,是消费潜力的象征。期待各地把握住、把握好节日消费的时间窗口,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推动中国经济日益“红火”。
春节假期,是万家团圆、娱乐休闲的幸福时刻,也是拉动社会消费、观察经济脉动的重要窗口。随着年货新风潮悄然兴起,特别是“90后”“95后”消费群体逐渐接过新春年货“采办权”,“年味”已悄然发生变化,多了几分“年轻态”。
曾经不那么富裕的时候,年货是瓜果糖茶的味道。如今,不管是新中式服装、拜年表情包等“新潮年货”,还是微单相机、乐器、户外运动装备等春节“新三样”,抑或是带家人奔赴“诗与远方”,年货品类花样繁多,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过年体验,也孕育着消费新动能。
数据显示,吃喝玩乐“提前订”已成为2024年春节假期的消费关键词。“快递公司春节不打烊”,“我们备足了货源,保证全国各地的购买需求”……当下,为抓住涌动的消费热情,很多商户创新商业模式和业态,为新生代消费者呈现满满的“仪式感”。
“太懂我了,买它!”事实上,情绪消费时代,谁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体验,谁就掌握了消费增长的“多巴胺”。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尔滨”花式宠游客,迎来“泼天的富贵”;“最听劝老板”雷鹏琳则靠刷评论区,救活了濒临倒闭的伞厂……
消费活则经济活,消费向“新”而行,经济则企稳向“上”。2023年,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消费新业态新热点不断涌现,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可以说,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不过还要看到,目前我国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商品和服务消费都有大幅提升空间。而且,伴随消费升级的大趋势,“物有所值”的消费理念正在年轻群体中达成共识,他们更愿意购买实用性商品、悦己类商品,以及高品质商品。因此,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创新市场供给,以丰富业态、多元体验、优质服务留住消费者,才能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
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开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新举措纷纷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提升文化、旅游、体育等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商务部提出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办好各类促消费活动;郑州市正在开展2024年“腾龙焕新”双节汽车促消费活动,2月29日前,预计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发放5000万元汽车消费券……这些无疑会进一步带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当然,只有腰包鼓了,人们才敢“花钱”。促进消费的目标绝不仅仅局限于鼓励消费者增加支出,更重要的是要为市场带来政策利好,做大做强相关产业。接下来,还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丰富有效供给,坚持优化消费环境,进而激活发展潜能。
年味浓、人气旺,热闹的春节市场,是消费潜力的象征。期待各地把握住、把握好节日消费的时间窗口,从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推动中国经济日益“红火”。(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新式年货折射首都发展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凯时尊龙官网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凯时尊龙官网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