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万清(右)做客湖北日报企业家全媒体纵横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甘瑶 李巧爱
在推进长江大保护中,它不惜损失3.5亿元,率先关停子公司田田化工;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时,它全力复工复产,开足马力为全国春耕备耕保供;
在科技创新路上,它勇攀行业高峰,建成全省首个5g智能化工厂;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宁化工”),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这家位于枝江姚家港化工园的化工领军企业,从生产化肥起家,向煤化工突破,再向石油化工、精细磷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进军,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三宁化工完成销售收入177.8亿元,同比增长45.2%。
4月22日,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万清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畅谈践行“美丽化工”之路。
企业名片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9年,前身系枝江县化肥厂,位于枝江市姚家港循环经济产业园。
三宁化工现有固定资产218亿元,2021年完成销售收入177.8亿元,同比增长45.2%;实现利润24.3亿元,同比翻番。
三宁化工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化肥十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2020年在湖北民营企业100强中名列第29位,湖北制造业企业100强名列第12位,“三宁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该公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认证,在低压甲醇、型煤造气、硫磺制酸、精制磷酸、己内酰胺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
精彩语录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呵护清洁美丽长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资源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要好好保护、充分利用。
核心技术等不来、买不来,必须靠企业自主创新。
像投资固定资产一样,投资科技研发,吸引高层次人才。
关厂!为碧水蓝天让路
“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我们对长江母亲河有着特殊感情。”访谈从长江大保护开始,李万清现场讲述田田化工的故事。
田田化工前身是宜昌化肥厂,曾因经营不善面临破产。2009年,三宁化工收购田田化工,对其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和技术改造,企业起死回生。此后5年多时间,田田化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年均利税约2800万元,一度成为三宁化工稳定的收入来源。
把环保挺在前面。回购7年间,田田化工用于技改和“三废”治理的资金超2亿元。环保部门监测结果显示:其工业废水、废气属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处置符合环保要求。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三宁化工面前:田田化工地处宜昌城区,距离长江不足一公里。企业该何去何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三宁人没有犹豫:关!企业发展为碧水蓝天让路!
这一刀下去,三宁化工损失不小。2017年12月,田田化工关停后,企业固定资产、停产停业等各方损失近3.5亿元,还有498名员工等待安置。
搬,紧随其后。2018年2月9日,三宁化工实施转型搬迁,在姚家港化工园区投资100亿元,高标准建设年产60万吨乙二醇项目。这是当时湖北投资额最大的化工项目。
“现在回头看,这条路走对了,我们还会坚定地走下去。”李万清介绍,三宁化工已累计投资6亿多元,对生产设施设备进行环保升级,让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优于国家环保标准。
作为磷化工生产副产物,磷石膏综合利用备受关注。近3年来,三宁化工投资约10亿元,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打造行业最高标准的磷石膏资源库,保证每年约200万吨新增的磷石膏,在约3000亩的土地上堆存安全、环保。该公司正在与相关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为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寻找出路,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智能工厂重塑生产流程
大到占地2000亩的厂区,小到几厘米长的仪表,在三宁智慧园区数字孪生平台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是三宁化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企业要像拥抱互联网一样,去拥抱数字化转型。”李万清说,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制度管人、流程管事。
2021年3月,三宁化工5g智能工厂建成运营。这是全国首家5g mec(独立组网)智能工厂,总投资10亿元,历时一年多建设。据介绍,该数字工厂涉及温度、压力、物位、流量、成份等参数的自动化智能装备有3万多台,控制阀4000多个。同步,双氧水装置打造全流程智能控制,实现全国首个该装置“黑屏操作”。
“智能工厂最大变化是重塑生产流程,岗位不再碎片化,都集成在一个智慧大脑中。”李万清说,人员、设备、产品“万物互联”,确保管理的动态化、智能化和实时化。
在人员管理上,通过可穿戴设备可实时看到人员定位、身体状况和所处环境状况,为后方调度指挥、安排岗位、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在设备管理上,通过安装5g检测固定设施,减少传统检测设备需布设电线电缆的施工难度和成本支出,可以对长距传输管廊、高空高热高压高湿装置、地下缆桥架通道等实时监测、同步报警;
在产品销售上,通过“5g库位”管理,适时掌握生产、库存、运输等情况,为销售部门根据生产争取订单、按需发货提供数据支持,保障生产、仓储和外调产品有序流动。
工艺稳定、管控精细,带来能耗降低、产品提质。据统计,这座智能工厂每年节能降耗2%左右,生产成本下降4000多万元。
每年研发投入达3亿元
“核心技术等不来、买不来,必须靠企业自主创新。”谈及科技创新,李万清感慨,“党和政府从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企业立足市场、赢得市场的关键。三宁化工也从科技创新中尝到甜头。
己二腈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当今化工行业主推的用作制造尼龙的中间体。李万清介绍,长期以来,国外少数几个国家控制着该产品全球供应量,价格高,需求量也不能保证。三宁化工组织技术人员成立攻关小组,开发了以己内酰胺为原料制备己二腈工艺,填补中国尼龙66上游原材料己二腈技术空白,打破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近年来,三宁化工每年投入研发资金3亿元、研发人员600余人、实施近30项科研项目,目前拥有自主研发有效专利523项、软件著作权9项、科技成果88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4项;在煤气化、合成氨、乙二醇、磷酸盐、高端肥料、己内酰胺、环己酮、双氧水及乙二醇等方面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占比60%以上。
“企业在枝江,研发在武汉。”李万清介绍,三宁化工在武汉生物城建有三宁碳磷基研究院,专门跟踪、研究与公司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前沿技术,从事产品、工艺路线、装备等创新。
目前,三宁化工投资2000万元,正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开展尼龙单体的绿色生物合成工艺技术研发。“该技术研发成功后,将对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在全球化工行业也是独一份。”李万清介绍,该公司还与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展开技术创新合作。
“用创新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用科技力量打造美丽化工。”谈及未来,李万清表示不忘“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初心,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美好的生活资源。
凯时尊龙官网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凯时尊龙官网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